文法实验教学中心平台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法学专业23级开展专业见习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13     作者:邱雪璐          浏览次数:

2025年4月7日-11日,法学专业2023级学生立足本地,深耕本地特色文化,开展了主题为“传承好心文化,践行好心法治”专业见习活动。在卢显洋、邱雪璐、申如锦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法学23级学生前往茂南区滨河社区、公馆镇蒲炉塘村、高州根子柏桥村、中国荔枝博览馆、冼夫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露天矿博物馆与高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开展专业见习活动。

第一站滨河社区、蒲炉塘村:走进美丽村社,品尝基层法治之果

法学23级师生们走进茂南区红旗街道,见证了基层社区以法治引领“三治融合”,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滨河社区党总支书记黄晓华向师生们介绍,为了解决无小区、无物业管理、无产权单位、无人防技防的管理难题,茂南区红旗街道以法治为引领,在滨河社区创新推动“好心网格微治理模式”,构建四级服务管理体系,率先组建“法治议事会”“居民网格巡查队”和“楼梯好心管家”,创建了党建引领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模式,努力建设一个居民参与、居民尽责、居民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接着,师生们走进公馆镇蒲炉塘村,在蒲炉塘民主议事厅听取蒲炉塘村党总支部书记梁祖富介绍蒲炉塘村创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经验。把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唯用一好心”作为服务群众的的宗旨,组建“好心联调工作队”,在调解村民群众的纠纷矛盾工作中,以“五心五联”的工作方法化解基层矛盾,打造有温度、有活力、有秩序的和谐乡村,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第二站高州根子柏桥村:走进柏桥讲堂,汲取乡村振兴“荔”量!

在高州根子镇柏桥村的贡园,同学们深入了解园内荔枝古树背后流传的经典故事,以及现代荔枝产业蓬勃发展的崭新面貌;在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柏桥实践馆,同学们认真学习荔枝培育领域涌现出的新业态、新模式,亲身感受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柏桥农创园,同学们看到了当地如何一步步艰难推动荔枝电商销售、拓宽荔枝销售渠道、促进荔农增收致富;在荔枝博览馆,同学们入了解了荔枝的历史、品种和种植技术,学习新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同学们亲身感受了柏桥村以法治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的的成果,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感。

第三站冼夫人爱国教育基地:传承“好心”文化,践行“好心”法治

中国“巾帼英雄”冼夫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楷模,冼夫人“唯一用好心”是茂名文化的“根”和“魂”。茂名市正在大力传播冼夫人文化,打造“好心茂名”品牌,设计“好心茂名”徽标,印发《茂名市冼夫人文化发展纲要》。2022年正式施行的《茂名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首次把“好心茂名”引入法规。同学们参观冼夫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览高州冼太文化公园,学习茂名“好心“文化,探索“好心”法治。通过本次见习,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冼夫人“好心”精神所体现的思想灵魂以及法制思想,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好心法治”精神,传递“好心”正能量。

第四站露天矿生态公园:走进绿水青山,感受生态文明法治之风

露天矿曾因无序管控,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茂名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以法治力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途径,以法治力量推进露天矿生态环境修复。经过10年生态建设,露天矿从满目疮痍的“城市伤疤”变为“城市客厅”,成为绿色生态新名片。通过参观露天矿生态公园,同学们亲身感受茂名市在依法治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此外,露天矿生态公园里的博物馆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师生在露天矿博物馆里一同寻觅那些珍贵的油城记忆碎片,回顾那段串联几代人的峥嵘岁月、那些镌刻着茂名人民艰苦奋斗的足迹和勇于开拓的印记,深入挖掘油城人民敢为人先、包容实干的创业精神!

第五站高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红色法治之本

最后一站,师生们来到了高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同学们在这里深入了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体会先烈们勇于牺牲、甘于奉献、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并从中获得感悟与启发。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时刻,学生们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生们在学习党领导的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感悟先烈们甘于奉献坚守初心的伟大精神以及党的法治初心和使命,从而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文法学院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的标准,通过“行走的课堂”对学生开展专业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站在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上,法科青年手握科学的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沐浴着文明之光,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新辉煌。作为新时代的法治人才,应当从中华优秀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的法科青年,不仅要保护好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要主动传播地方优秀文化,争做担当使命、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接班人!

撰稿:邱雪璐 审稿:卢显洋 审批: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