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聚焦学术前沿,提升师生学术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4月22日下午,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特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吴燕燕研究员,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报告厅104室,以“鱼类传统风味加工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为题,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学术讲座。学院院长王春、正处级组织员丁元柱、副院长张玲、副院长马超出席了学术报告会。

首先,张玲副院长向与会师生详细介绍了专家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成就,高度评价了吴燕燕研究员及其团队在鱼类加工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并向专家汇报了学院专业设置、研究生教育、师资及科学工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报告中,吴燕燕研究员针对多以手工作坊生产的传统鱼类加工过程存在效率低下、易出现质量安全以及风味不稳定等诸多问题,深入介绍了如何利用现代加工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去改善传统鱼类风味加工制品的品质和提升产业效能;并向大家分享了团队在探明鱼类传统风味加工中的特征风味形成机制、构建危害因子生物法控制技术体系、挖掘风味形成核心功能微生物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重点介绍了基于菌群协调分步、阶段控温发酵的低盐发酵鱼的绿色生产新技术创新,为行业开发新型低盐鱼类传统风味食品提供了可落地的科学性开发思路。

报告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师生积极与吴燕燕研究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吴燕燕研究员耐心细致地回答了鱼类风味与功能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调控的关联问题,并就自身研究经验对青年教师结合地方产业资源特色开展产学研项目研究和成果转化给出了实质性建议,表达了愿意促成学院与南海水产研究所进一步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海洋牧场专题项目合作、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王春院长向专家一行表达了诚挚谢意,希望学院从事水产研究的骨干教师能从报告中获得灵感和动力,加强与校外专业团队交流合作,尽快产出标志性成果,打造出一支特色明显、实力强劲、善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专业化团队。
此次报告不仅进一步活跃了学院学术氛围,同时也是学院组织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将推动学院生物技术、水产养殖与加工、风味化学、食品加工技术等众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发展。
撰稿:区晓阳 审稿:张玲 审核:王春 签发:韦明肯